第(3/3)页 “油管渗油”、“汽油进气不稳”、“启动费劲”、“油滤堵塞”……一连串记录全写在那儿。 这不应该啊! 虽然在省机械厂的时候,他经常被派去做翻译、跑厂里的各种活动, 但是车间生产的事儿,他从来没有放松过。 软管都是他亲自挑的加强型管料,耐压耐寒都测试过。 每一批从车间生产出来的零件,他都亲手逐件核对、确认无误,才会慎重在“负责人”那一栏签下自己的名字。 无论是软管材质、工艺、还是耐寒标准都符合规范。 他敢拍胸膛保证,每一个从车间出去的零件都没毛病! 材质没问题,工艺没问题,装配也没出错。 可为啥到了用户手里,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 看着看着,陈露阳破案了。 李河的标注后面,每台车都标了油品来源和使用环境。 “……大合炼油厂,民用92#;保原轻质油,散装供给……” 陈露阳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问题根子不在车,而是在油! 这段时间,片儿城好几家地方炼油厂为了省成本,搞出来一批“轻质汽油”。 这种油含杂率高、过滤残渣多,油品波动大。 车子刚加进去是能跑,可过不了几天,油管里就全是残渣油泥。 再加上冬天油液粘稠,软管受热受冷反复循环, 时间一长,软管就容易老化、膨胀、鼓泡,最后裂成蜘蛛网似的一圈圈。 不出毛病才怪! 找到问题所在, 那一瞬间,陈露阳非但没有长舒一口气,反而眉头皱紧了。 老百姓买车容易,加好油难啊! 汽修厂能修车、能换零件,能改进方案, 但油……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事儿。 可问题又偏偏卡在这上头。 一边是精心设计、严格测试出来的标准软管;一边却是流通渠道上掺水的“轻质油”。 你说车坏吧,不怪车~ 你说不坏吧,油惹的祸真不轻。 一台车卖出去,再能跑再能用, 老百姓要是加不上好油、修不起细病,到头来怨的还是工厂。 陈露阳重重叹了一口气,合上小汽车的表格,又翻到小货车那一摞。 跟小汽车相比,小货车那问题可就热闹多了。 “前减震失效”、“后桥异响”、“车头抬高”、“转向跑偏”…… 这一连串的记录把他看得直皱眉。 劲霸小货车本来就是按城乡混用来设计的。 不仅特意加厚了弹簧钢板,加粗了主车架,甚至连轮距和离地高度都做了技术调整。 照理说这车能扛能跑,耐造得很。 可为什么这么多车出问题? 陈露阳往下一看! “装五吨!还拉砖头?!” 陈露阳愕然的看着这串数字。 这车设计极限是三吨半,就算偶尔超点载也能接受, 可你非给塞五吨往上怼,车能不哭吗? 煤厂、砖窑、粮库、牲口市,哪哪都看上它车身轻巧、调头方便。 结果天天被当成大卡车使,连山路都敢冲。 方便确实方便, 但是车架、减震、后桥全用命扛下来了。 “这不行啊……” 陈露阳心口沉了沉。 现在机械厂的小汽车正是出成绩,立名声的时候。 要是因为这些事惹出了毛病,让大家心里不满意。 别人才不管你到底是油不行还是路不行, 他们只会认为你是车不行! “这事儿得让厂里知道!” 陈露阳眼神严肃了起来。 现如今,除了省城, 全国范围内能算得上“正规售后维修点”的,只有片儿城这一家修理中心。 其他省市的小汽车,都是靠机械厂派出去的自销工人拎着包,蹲火车、跑农村,挨家挨户地修。 就算有工人记录数据, 可是等一个个坐火车把问题传回厂里,黄花菜都凉了。 而眼下修理厂这儿呢? 每天进出几十辆车,全部免费检修、统一记录、分类汇总。 从故障频率到使用环境,从司机习惯到油品情况,全都有。 堪称省机械厂最前线的情报哨所。 现如今陈露阳既然有这个条件,就要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厂里,让厂里尽快给小汽车做升级才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