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和尚的陶钵-《少姝的山水》


    第(2/3)页

    众人齐齐揖拜,翘首目送,直到大和尚的身影转出山坳不见了。

    回到屋内,武成器低了头,打量着手里沉甸甸的十数贯五株,怔忡地呆坐起来。

    “出家人不以钱财为意,不过在下忖度,”子猷健步掀帘而入,见此情景朗声道,“器物唯有在真正有缘人的手中,才值连城之价。”

    武成器似醒转般,在长脸上抹了一把,苦笑道:“是,若论技艺,山间作坊遍布,总不乏出类拔萃的,不过法师所器重的,当是小女技巧之内的虔诚,合该是她的造化。惭愧啊,小人整日里心怀生计,忧虑重重,只记挂着赶工劳作,已无暇顾及陶艺的内在了,尽管做到指头发颤,竟与本心相去甚远。”

    “才没有,父亲的陶艺无人能及!”珐花听得急了,眼眶泛红。

    父亲的手落在女儿的头上,并重重舒出一口长气。

    这时,大小陶工一齐涌了进来,个个眉飞色舞,喜出望外。

    “东家快来看,出窑了!”

    “哎呀,品好色足,保管你们想不到!”

    “这一窑烧得也太好啦!”

    “什么?”武成器一边揣好钱,一边疾步往外赶,一不小心,脚下打个趔趄,珐华眼明手快扶住。

    郭家兄妹紧随其后,走到了才开的窑口一侧。

    窑口上有序堆放着刚取出瓷器的匣钵,热浪汩汩,犹未散尽,少姝取出绢帕印了印额头的汗珠,也递给子猷擦擦。

    成品多是白底红花瓷壶,齐齐整整地摆放在数排架子上,等待清点,在晨光的照拂下,成片红花闪耀着瓷光,叫人转不开眼。

    (白底红花瓷器:据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一书介绍,洪山窑‘早期以烧制白瓷为主,胎体厚重,从窑址遗存的无数瓷片中,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釉下褐彩划花器都可见到,有盘、碗、罐、盖碗、盆、洗等器类标本’,‘采集标本中有一件盆底,风格与磁州窑、当阳峪窑的白釉釉下黑彩划花装饰品种相似,但它不是白地黑花,而是白地红花,色釉非常漂亮,这类标本是介休窑的绝精作品,遗址里很少见’,笔者虽没在介休博物馆看到过这一件盆底,但是想象中,应当如同月光白的翡翠上,飘着灵动夺目的红翡色花朵那样的美吧。)

    “可以么?”

    得到允许,子猷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只壶,前后左右细观把玩,盛赞道,“白瓷细腻饱满,配以艳丽多姿红花,可谓相得益彰,似这般白地红花器,在下属实头回见到!”

    听了他这话,陶窑上下个个喜笑颜开。

    少姝和珐花两个,早已又抱又扯地欢跳起来,活脱脱两团停不下来的小圪狸。

    所谓圪狸,乃是常于山上高坡地出没的一类小动物,身小尾大,形似松鼠,蹦跃出现,动作极其灵敏快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