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唐太宗时期,由卫尉丞李义表领衔,王玄策担任副职,率领使团出使中天竺,所图目的便是蔗糖制作方法。 一直到现在,虽说有了好似冰晶一样的糖霜,但距离雪白雪白的程度,属实差了太远。 还有一点,那就是甜度! 与白砂糖相比,就算达不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差距,糖霜甜度还是相差甚远。 最为重要的是,王迪比谁都清楚,白砂糖这种奢侈品,一旦保证了垄断优势,那么处在当下这个时期,且不提出口事宜,单单是内销,每一年它能给朝廷带来的赋税,其数额之巨,绝对都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只要朝廷有了充足的银钱,不说能解决所有难题吧,七八成的,应该是没啥大的问题。 当然了,如果只是为了形成垄断赚取海量银钱,对于有大把赚钱妙招的王迪而言,他肯定不会选择现在这个时候,就将黄泥水淋糖法放出来。 毕竟现如今的大宋朝,立国仅有四十八年,还没走到两宋交接时期积贫积弱那个地步。 王迪之所以在自己未登基为帝时就将其放出,所图目的,还是为了尽早加速岭南地区…也就是广南东路的开发事宜。 要知道,目前除了位于胶东和辽东半岛之间的沙门岛,雨水充沛、山岭重叠、林木茂盛且长期笼罩着瘴气的广南东路,绝对称得上是刺配、流放之人的噩梦。 究竟噩梦到什么地步,《元城语录》当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形象,那就是…… 「春、循、梅、新,与死为邻;高、雷、廉、化,说着也怕!」 这八个皆位于后世广东地区的羁縻州,现如今,对于那些弱不禁风或者是年迈的士大夫而言,一旦被官家下旨流放到那,能不死在半路上就算是命大,更别说再度返回中原大地了。 然而根据当下宋朝的版图来看,最适宜大面积栽种甘蔗的地区,又非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莫属。 是以,在天下黎元还未被女真人和蛮元铁骑赶到这种令人闻之色变的未开化之地的时候,若是没有高额利润驱使的话,谁人愿意主动跑到那儿去谋生计。 而具有高附加值的白砂糖,再配合《百科全书》当中提及到的“改土归流”政策,便能有效达成这一目的。 如此这般,依王迪之所见,早一日将其开发,在应对小冰河期这件事上,那绝对是占得先机至少有个三五十年以上的时间。 再者说,越是尽早将广南东路开发好了,便有足够多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远洋殖民的桥头堡,方便早一日将忠君奉上的理学思想,洒遍南洋诸国乃至西方的每一寸土地。 当然了,王迪心里很清楚,在这个没有厂卫鹰犬遍布天下各处…尤其是没有专门稽查巡视海外领地的日月司的时代下,自家便宜亲爹能否守住黄泥水淋糖法不外泄,他也没抱多大的期望。 反正在王迪看来,不管是谁偷学了黄泥水淋糖法,对大宋基本也造不成多大的影响。 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信心,还是基于大宋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 世人皆知,大宋有冗员、冗兵、冗费这三冗弊端。但事有正反两面,正是因为这样,大宋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基本也达到了历朝历代之最。 可以说,依王迪之所见,在削弱地方权力、集权于中央、防止地方反叛割据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大宋朝,其诸多政治制度,在当下这个时期,堪称相当优秀。 尤其是地方划分的三级行政区! 一级路,二级州,三级县。对比后世,差不多就是一省,二市,三县。 在路这一级别,为了避免某一官员权力过大,宋朝划出四司,总称为“帅、漕、宪、仓”。 “帅司”的正式官名,叫经略安抚使,主掌军事和民政,负责各路的军务治安。 “漕司”的正式官名为转运使,主掌钱粮征运与转运,就是将地方的赋税转移到朝廷。 “宪司”的正式官名为提点刑狱公事,主掌司法、刑狱与监察,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