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汉:我为武帝排忧解难》


    第(2/3)页

    “可以肯定,这里停歇过人。”

    探查之下,浑邪王的两个亲信便是轻易的看出了此地所残留的痕迹,而后便是将其禀报给了浑邪王。

    此时的浑邪王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他不是瞎子,下马之时,一眼扫去,他便是看出了这里一定是停歇过人。

    只不过他不确定的是,这里停歇过的人,是否就是之前一直跟在自己后面的人。

    “王,马匹的蹄印已经是完全被狂风吹散,消失不见了,所以无法看出其到底是从哪个方向离开的。”

    听到这个消息,浑邪王脸上的表情便是一凝,转而感到有些头疼。

    在狂风的掩护之下,根本就无法循到驾马离去之人的踪迹,这样的话,他们便无法直接追到来人。

    “所有人分成四队,朝着四个方向追击,如若遇到可疑之人,当即便将其拿下!”

    细思之下,浑邪王很快便是作出了决策,而后对身边之人命令道。

    “是!”

    一声令下之后,匈奴人很快便是分成了四队,而后便朝着四个方向奔袭而去。

    ......

    京都之中,经过一夜的修养,东方朔的精神也是得到了极大的缓和。

    只不过一觉醒来,他依旧是感到无比的困乏,尤其是两腰之处,那可真是无比的酸痛啊。

    起来之后,东方朔一眼看去,宁氏尚且还在熟睡之中。

    两个人操劳,宁氏自然也不例外,此时尚且天色还在,东方朔也没有忍心叫醒她。

    蹑手蹑脚的从榻上爬下去,而后悄无声息的穿好了衣装,东方朔便是徐步除了房屋。

    走出门外,东方朔一眼便是看到了坐在庭院之中,佩戴者长剑的常虞。

    此时的常虞坐在假山之前,双眼微闭,只是虽然是在休憩之时,常虞的右手依然是放置在长剑之上,只要稍稍有任何的异动,常虞便是会拔剑而出。

    这已经是常虞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了,几乎已经是成为了本能。

    他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之下,永远都是剑不离手。

    若是没有剑在手,常虞就会感到心中极不踏实。

    所以,若说这是常虞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这也没有丝毫的问题。

    “老师。”

    听到东方朔推门而出的声音,常虞瞬间便睁开了双眼,而后立时便是站起身来,快步跑到了东方朔的身前,双手抱拳,躬身行礼。

    常虞的耳力远非常人所及,虽然东方朔的推门之声非常的细小,一般人根本就听不到,但还是被常虞捕捉到了。

    “有事吗?”

    此时尚早,常虞便已经是坐在了厅房之外的庭院假山之处,自然就是在等自己。

    此处距离东方朔休息的房屋最近,只要东方朔一出门便是能够一眼看到自己,所以常虞一早便是坐在了此处等待。

    听到东方朔的问话,常虞便是点了点头。

    “昨夜有两个人攀附在府院的墙壁之上,探听府上的消息。”

    深夜攀附在墙壁上,探听消息?

    听到常虞的这句话,东方朔便是微微一怔。

    自己才刚刚回京,竟然这么快就已经被人盯上了?

    想到此处,东方朔心中便已经开始思索到底是何人竟然如此急迫的便是想要知道自己的动向。

    “是窦婴。”

    “窦婴?”

    听到常虞的这句话,东方朔立时便是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他倒是第一反应便想到了窦婴,只不过让他又很快便将窦婴排除出去的原因便是两个。

    其一便是自己入京以来虽然入宫了一次,但是只是极为隐秘的去见了刘彻,在此之间他完全没有与旁人见面,所以按理说窦婴应该是不知道自己已经回京才对。

    另一方面的话,即便窦婴通过多方渠道知晓自己已然回京,但也不应该这么急迫的就要监视自己的动向才对。

    自己在之前可是一直表现的十分亲和窦老太后和窦婴,甚至在外界很多人看来东方朔已经是投奔到了窦老太后和窦婴的门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