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威严的声音,即使隔着电话线,也能感受到那份量。 赵四和冯卫国站在一旁,屏息凝神。 “万青山同志,赵明同志和冯卫国同志是否在你身边?” “报告首长,都在。” “好。首先,祝贺你们成功破获敌特渗透案件,抓住了‘灰鼠’,取得了关键情报。” “这证明了三线建设战线的同志们警惕性高,战斗力强。” 简单的肯定之后,电话那头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但是,根据‘灰鼠’的供词,以及我们掌握的其他情报,情况比单一的案件更为严峻复杂。 ‘夜枭’小组和‘熔断’行动,只是冰山一角。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对我战略后方的渗透破坏活动正在加剧。 我们必须从战略层面,提升整个三线建设的生存和持续能力。” 话说到这里,赵四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他隐约感觉到,电话那头要说的,将是一件足以改变他未来轨迹的大事。 果然,首长的声音继续传来。 “经过最高指挥部研究决定,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确保在任何极端情况下,国家的工业命脉都能得以延续,我们将启动一项绝密计划,旨在规划和组织整个西南地区的‘隐蔽备份工厂’体系。” 隐蔽备份工厂体系?赵四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个概念,在他穿越前的知识储备里,是关乎国家战略生存的终极保障之一! 是指在主要工业基地之外,利用复杂地形,建设隐蔽的、分散的、具备关键生产能力的后备工厂群。 即使前方遭到毁灭性打击,后方依然能维持最低限度的军工生产和工业运转。 “这套体系,要求极高的隐蔽性、分散性和抗打击能力,选址、设计、建设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首长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我们需要最顶尖的技术专家,不仅懂技术,更要懂战略,有大局观,能够统筹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 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给予他们消化信息的时间,然后,那个威严的声音说出了决定性的内容: “赵明同志。” “到!”赵四下意识地挺直身体。 “你在906厂的工作,尤其是在模块化建设、能源自给、以及应对突发威胁中表现出来的卓越技术能力、创新思维和沉着冷静,给上级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慎重考虑,指挥部决定,任命你为‘西南战略后方隐蔽工业体系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的特聘技术总顾问,直接参与并主导该体系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方案设计!” 尽管有所预感,但当任命真的降临,赵四还是感到一阵巨大的冲击。 这不再是解决一个厂的问题,甚至不再是“盘古计划”那样的全国性技术攻关,而是直接参与到构筑共和国战略生命线的宏大工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