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衙门中,丢了孩子的人家正要求县官赶紧帮忙找孩子。 县官连连应是,心中却是苦笑。 要如何找孩子啊? 人贩子可滑溜着呢,根本无法抓到。 但不找不行,三个都是县里的大户,即便他是县官,也得罪不起。 就在这时候,衙役给他带来了好消息:有人来报案,说是找到了人贩子和孩子们的下落。 县令那个高兴啊,立刻让衙役跟着那人去抓人贩子找孩子。 衙役出动,效率迅速地带回了人贩子和孩子们。 三家大户看到失而复得的孩子,高兴无比,连连给县令送上马屁,还表示要厚礼重谢县令。 县令高兴,想着多亏了那个报信的人,立刻下令赏赐报信之人。 三家大户知晓报信之人存在,也各自拿钱赏赐了报信之人。 小师叔拿着银票的银子,高兴了。 这下子,赵老三的治疗费用不用愁了。 县令大人比较抠搜,只给了小师叔十两银子。 但三家大户大方啊,一家给了一百两的银票呢。 这就是三百两了,足够赵老三的药费花费,还会略有剩余。 看天色还不晚,药铺还没有关门,小师叔赶紧进入,买了一大堆的药材。 这下子,刚刚到手的三百两银子就花出去了一多半。 这还是药铺见他一出手就买了如此多的药材,给他打折了。 药材塞满了整个箩筐,小师叔背起箩筐,在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出了城。 回到家中,月亮已经快到中天了。 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没有睡,该是担心小师叔呢。 听到动静,赵东盛和赵夏荷就跑了出来。 “爷爷,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赵东盛关心地问。 赵夏荷跟着问:“爷爷,你吃完饭了吗?” 小师叔反问:“你们吃晚饭了吗?” 三个孩子担心小师叔,哪里有心思吃完饭。 小师叔一眼看了出来,从怀中掏出油纸包递给赵夏荷:“去将包子热一热,咱们一起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