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子腾这个钦差做的虽然悠闲,但是,真要找事儿做,还会是有许多事情可做的。 现在江河已经封冻,不能悠闲地坐在江边钓鱼,天也冷了,到外边已经不那么方便。所以,最近他就在屋子里,研究起卜奎的流人事务来。 前几天,朝廷又送来了一千多名流人,这使得卜奎的流人数目,多年来首次过万。 王子腾不禁暗暗为这批流人感到庆幸。 他也曾经到过其他的流人配所,卜奎配所的流人,是所有配所当中,待遇最好的的。 可以说,到了卜奎,除非发生不可抗力的疾病外,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活着回去。 现在的卜奎配所,无论是流人的伙食、居住条件、穿衣、劳动强度等,都是其他配所不能相比的。 丛秀才在流人中推行识字教育,各个官庄对流人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将来回归后,可以有一技之长,更是一个亮点。 贾珉在卜奎的政绩,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和流人事务上,在经济跟社会各个层面上,也时时处处地体现出了明显的风格。 王子腾曾经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巡查边疆事务。卜奎是他所见到的边疆重镇中,最有活力的。 这种活力,不仅仅体现在本地军民生活的安定和富足,还在于对于外界的巨大吸引力。 一个本地人纷纷逃离的地方,不会有什么活力。一个人人自危的地方,不会有什么安定,也不会有谁愿意来。 如果边疆都是这样的话,人口将越来越少,边疆将越来越空虚。 边疆空虚了,敌国就将乘虚而入,边疆就会越来越收缩。 卜奎的一切,与此正好相反。如果不是鞑靼人还在南温都拉的话,很难看出这是个边疆重镇。 这里的繁华程度,比起内地的许多地方都甚。跟江南的许多地方相比,也毫不逊色。 卜奎衙门,也给王子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论数量和素质,这里的官员和衙役,并不比别的地方有什么优势。 但是,与别的地方衙门的老气沉沉相比,卜奎衙门似乎充满了一种活力。 这里没有冗员,每个人都有事儿干,似乎每天都在忙活着公务。 这里没有吃空饷的,每个官员衙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这里的官员和衙役,不讲排场,没有威风,百姓不怕他们,但是,这里却几乎没见过刁民。 这里的衙门,做事效率高,执行力强,想作什么事情,总是能做成。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王子腾越来越感兴趣。 “世翁,冯紫英求见。” 江师爷进来禀报。 “快请。” 冯紫英进来,见过礼,没等坐下,就开口了。 “给大人报喜来了。” “紫英,何喜之有?” “怀远回来了,已经把长安殿下带回,目前正在二道江军营。特意先来禀报。” “真的如此?” 王子腾再也坐不住,站了起来。说话的声音都变了。 “千真万确,冯紫菁特意遣人回来报信儿。他们在那里稍事歇息,就将返回卜奎。另外,怀远把宝玉也一块儿带了回来。于公于私,两全其美了。” “好好好,如此我就放心了,如此我就放心了,如此我就放心了。” 第(1/3)页